
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。1951年5月21日,两国正式建交。 此后,中巴友好睦邻关系和互利合作顺利发展。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。
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国际软实力竞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中国政府一直在教育领域进行大量投资。由于中国政府正在向丝绸之路项目下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参与国的学生提供奖学金,其中包括巴基斯坦,所以,在中国的巴基斯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了尤其是在经济走廊启动之后。
在2015年,中国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之后,宣布中国即将启动南亚奖学金计划,该计划于2015年开始运作。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(NUML)和孔子学院的优秀学生被选为南亚奖学金。该奖学金也是一带一路项目倡议下颁发的。
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的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因为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寻找到中国学习的机会。中国拥有一流的大学、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留学生娱乐活动。 在中国的国际学生将真正获得非凡的教育体验,并有机会在异国他乡生活。
巴基斯坦学生倾向于去中国深造的三个重要因素,首先,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 其次,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提高。 第三,巴基斯坦学生认为走廊经济会为他们在毕业后创造就业机会。
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乌马尔认为,中国的教育会改善他们的个人生活。国际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进行了许多研究、参与了很多教学模式,提高了他们的研究和教学能力。巴基斯坦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了基本的汉语,他们可以在巴基斯坦推广汉语。中国政府正在巴基斯坦发展项目,这让巴基斯坦的毕业生能够在中国项目中找到工作。
巴基斯坦学生对他们在中国学习期间的学习环境感到满意。他们学了汉语、研究了新技术、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并了解了他们的研究领域。他们通过参加研究研讨会提高了使用新技术和软件的能力。他们还通过在课堂上参加研究会议和演讲来提高他们的演讲技巧。大学在为国际学生安排游学的同时也使其从游学中获得了实践经验。他们通过参观历史名胜,向中国朋友和老师学习,熟悉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。
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了巴基斯坦学生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。中国正在为所有教育领域提供攻读硕士和博士后的机会,包括工程、科学技术、信息技术、社会科学、公共政策和汉语。中国政府奖学金对国际学生的影响很大。奖学金包括学费、医疗费,并为学生提供生活津贴。中国政府启动教育改革,旨在通过教育促进与世界的互联互通。中国政府为巴基斯坦学生提供奖学金,用以支持并推广中国文化语言,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。
巴基斯坦的不同城市有五所孔子学院。孔子学院的主要功能是教授汉语,在两国文化之间架起桥梁。 他们在巴基斯坦推广中国文化,还中国推广巴基斯坦文化。 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相互误解的机会,并使两个友好国家彼此更加接近。 孔子学院在促进两国和谐与理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赠送给巴基斯坦的礼物,由中国政府资助。孔院教材和师资由中国政府提供。中国已成为巴基斯坦学生的留学目的地。
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一部分,中国将把重工业迁往巴基斯坦,中国的技术专家将教巴基斯坦工人管理和经营这些工业。因此,巴基斯坦人将有更多机会以各种方式谋生。中国有为公民提供不同就业机会和多种就业方式的经验。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。巴基斯坦也有望效仿中国,成为经济走廊的一部分。中巴经济走廊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只有抓住机遇的国家才会繁荣。巴基斯坦应充分利用经济走廊机遇。这也将有助于巴基斯坦实现经济稳定和民族一体化。经济走廊有望为巴基斯坦年轻人提供显着的教育效益。
国立现代语言大学(NUML)最近与一所中国大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。与中国大学的合作已经在早期进行了探索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将允许更多的联系和知识交流。这种经济相互联系是巴基斯坦教师交流、培训和学术进步的跳板。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形成了多项研究合作。这将使巴基斯坦学生能够追求出国留学的雄心。
中国不仅以先到先得的方式接收巴基斯坦学生,还为他们提供了研究机会和巨额补贴。为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巴经济走廊框架提供了20万美元的赠款援助,用于在巴基斯坦的公共部门大学建设智能教室,以完成智能大学转型项目。根据中国日报网报道,高等教育委员会(HEC)于2015年批准了该计划,旨在为大学提供“全面的Wi-Fi覆盖”。根据中巴两国签署的协议,该项目将覆盖128所公立大学。为此,大约400间智能教室将被准备好,包括200间在第一阶段的试验在中国大学的录取问题上,巴基斯坦的申请者是最受关注的。
该项目的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数字设备,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大学环境。该项目还旨在发展远程教育,扩大大学教育的影响力和文化进步。该项目的实施将带来教育领域的革命。中国在许多方面和各个领域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,但教育是最重要的。
巴基斯坦政府应通过让中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参与进来,利用毕业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服务,特别是在科学、工程、农业领域。这些毕业生有利于这些领域的进步。 中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,应该为巴基斯坦的整体发展而合理利用。
作者:Tooba Asghar
(邮箱地址 :rathoretooba1@gmail.com)